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最求的目标,这表明
A. 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
B. 儒学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
孟子指出天子可以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 仁政
B. 徳治
C. 守礼
D. 非攻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这一转变
A. 表明由华夷外交转变为近代外交
B. 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 反映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D.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阳历为国历,1927年,国民政府通令:“嗣后无论公私事项,一律遵用国历”,然而之后社会使用旧历(农历)仍占主流。1936年,国民政府通告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这表明
A. 保守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B. 政府向落后社会生活方式让步
C. 城乡之间习俗变迁的速度差异大
D. 政府意识到习俗变迁应因势利导
张之洞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曾提出:“凡我普天臣庶,遭此非常变局,忧愤同心,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薄今,力变以前积弊,其兴勃焉,又何难雪此大耻。”说明此时的张之洞
A. 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
B. 仍坚持洋务派的主张
C. 准备彻底地改弦更张
D. 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
治外法权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之一,而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形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 列强意图加强控制中国
B.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 中西方法律观念的差异
D. 国人普遍缺乏国家主权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