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孺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

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孺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

A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

B.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

D.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先秦时孔子的“仁”和“克己复礼”,还是汉代董仲舒的“大一统”和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都体现了对于建立有序社会秩序的愿望,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先秦时孔子的儒学思想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更没有被尊崇;C项错误,孔子的儒学思想中并没有“君权神授”,这是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后新增加的内容;D项错误,孔子时代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不能说融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相同点 【名师点睛】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项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农政全书》

C. 张仲景编写了中医理论经典《伤寒杂病论》

D. 《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问世

 

查看答案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 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 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 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 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近代学者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说:“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他评价的应是

A. 孔孟的仁义之道    B. 老子的辨证思想

C. 韩非的重刑理论    D. 墨子的非攻主张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 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

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查看答案

刘建军在其编著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一文中指出:“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文中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难以实现的原因是

A.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

C. 周王室衰微

D. 封建经济尚未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