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意味着国家颜色的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水德...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意味着国家颜色的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看似简单的黑红白青黄更替背后,是一种影响了中国王朝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反映出

A. 儒学宣扬以德治国

B. 君权神授深入人心

C.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D. 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统治阶级利用“五德始终说”就是为了证明统治的合理性,D项正确。“五德始终说”与儒学宣扬以德治国无直接联系,排除A。“君权神授”由西汉董仲舒提出,以后逐渐流行,排除B。题干强调五德始终说,而不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 法家思想成为社会潮流    B. 儒家伦理渐趋官方化

C. 分封制和宗法制渐趋崩溃    D. 君臣关系促进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B.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D.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查看答案

“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 君权神授,权力世袭    B. 家国一体,伦理治国    C. 强干弱枝,血缘世袭    D. 中央集权,贵族世袭

 

查看答案

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了生产力巨大飞跃的同时也加强了人类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所反映出的成就最早出现在哪一国家?为该成就奠定基础的伟大发明创造是什么?该时期在交通领域还有什么重要成就?

(2)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是以什么为动力的?该时期标志性成就是什么?新兴的工业部门有哪些?请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分别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1921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百万海关银两)。

年份

进口额

出口额

入超额

年份

进口额

出口额

入超额

1912

473

371

102

1917

550

463

87

1913

570

403

167

1918

555

486

69

1914

569

356

213

1919

647

631

16

1915

454

419

35

1920

762

542

220

1916

516

482

34

1921

906

601

305

 

材料二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材料三宋子文对简照南、简玉阶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垂涎已久。1936年3月,宋子文乘南洋公司资金困难之机,低价收买股票20万股,占南洋公司股票总额的一半。当时南洋股票面额15元,市价7—8元,而宋子文只以5元钱收买,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

(1)材料一中1912—192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的变化反映了一战期间和一战后中国对外贸易的何种现状?

(2)材料二中,南洋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中,南洋公司的最终命运怎样?

(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