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在他看来,孔子类似圣人,却又不及圣人。而在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雍容大度,双手作揖,谦卑有礼,透出圣人的智慧。对两则史料,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史记》的年代距孔子较近,可信度比较高
B. 《孔子行教像》属一手史料,较为真实可信
C. 两者都带有主观性,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孔子的形象
D. 研究作者的时代及其思想有助于厘清孔子形象变迁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这表明
A. 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B. 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
C. 经济全球化只是理论不可能实现
D. 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A. 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B. 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 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 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或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A. 取消贸易歧视
B. 确立美元中心
C. 稳定国际汇兑
D. 提供发展援助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件早已作古的事件,是一部讲述美元与英镑决斗的著作。历史再次走到了一个特殊时刻:今天人民币有能力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吗?世界如何重新建立一个国际货币新秩序?这些问题,人们阅读后都能找到答案。”这本书讲述的应该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世界贸易组织
历史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把美国由地狱拉回人间。这场“大手术”指的是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
B. 政府参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大规模干预经济
C. 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政权干预资本家的经营
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