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9世纪来华旅游的一位外国人写道: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立有一个长、高大约五公尺的...

9世纪来华旅游的一位外国人写道: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立有一个长、高大约五公尺的四方石柱,柱面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由此表明

A. 药方摘自《本草纲目》

B. 政府重视医疗保健

C. 唐代医疗水平高超

D. 唐代常出现流行病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9世纪来华旅游...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不难得出当时的官府重视平常民众的医疗保健。A错误,《本草纲目》是明代医书,时间不符。CD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与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 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 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 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 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查看答案

宋代开封流行的说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歌颂莺莺与张生冲破礼教,追求爱情;《刘知远诸宫调》描写书生刘知远从贫寒到显达过程中对待三娘的“负心婚变”。这说明当时

A. 城市商业高度繁荣

B. 文化生活丰富多样

C. 说唱艺术迎合市民阶层趣味

D. 程朱理学引起民众普遍反对

 

查看答案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查看答案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查看答案

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 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 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 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