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
A. “刑鼎”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
B. 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C. “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
D. 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是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荀子认为“天行有常”。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这些诸子百家的言论对中国古代科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郊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全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的看法
姓名 | 看法 |
爱因斯坦 |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的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
邓小平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的特征,并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周游列国(邮票)
孔子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二: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三: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候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为什么?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
(3)从材料三中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
(4)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
杨国强先生认为:“黄宗羲是明代最后岁月里士大夫中走得最远的人。他在《明夷待访录》中直言人君‘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由此表露出来的沉痛和激愤在当时和后世都具有足够的震撼力。”从中可获取到的正确信息
①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传及日本乃至欧洲
②黄宗羲是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的第一人
③抨击“家天下”推动了以后的反专制斗争
④黄宗羲的批判思想根源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A. 只有一项
B. 没有一项
C. 仅有两项
D. 全部正确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 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