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是19世纪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被烈日炙烤得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系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
图5
A. “专注于对自然任意瞬间的描绘”
B. “我要如实地表现出我所生活的时代”
C. “最美的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由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
D.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钱乘旦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符合这 “两个方向”的是
A. 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和建立欧洲共同体
B. 实行指令性计划模式和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D. 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和建立亚太经合组织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000人,1932年达489000人,加上半失业率人数达300万。……全国农家负债总额高达47亿日元,平均每户837日元。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角度看,日本经济出现上述困境的原因是
A. 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军费开支过大
B. 各国贸易壁垒致使日本海外市场萎缩
C. 各国加大资本输出,冲击日本国内市场
D. 日本国内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
A. 新航路开辟时期
B.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B.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C.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D.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