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材料二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17、18世纪的相关史实,指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的主要因素。

(2)根据所学,简要指出出现材料二这些认识的原因,并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

 

(1)科学:牛顿经典力学:经济:工业革命: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启蒙运动 (2)原因: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威胁着西欧国家安全;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 历程:二战后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或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形成);六七十年代,新兴力量崛起冲击着两极格局;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或一超多强)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并结合17、18世纪的相关史实即可从牛顿经典力学、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等方面指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的主要因素。 (2)本题据材料二“它是一堆瓦砾,……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都认为欧洲已灭亡”并根据所学知识即可从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威胁、人们的心灵创伤等方面简要指出出现材料二这些认识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两极格局、新兴力量崛起、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等方面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乙中国旧思想

丙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

(1)阅读材料一,分别概括甲、乙、丙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一所述问题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查看答案

【加试题】徽派的“三雕”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艺术的成就。其中主要用于装饰民居建筑的门楼、门罩、窗楣等,被称为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一朵奇葩的是

A. 木雕

B. 砖雕

C. 竹雕

D. 石雕

 

查看答案

【加试题】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下列事件与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同一年的有

①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

②孙中山发起第一次护法运动

③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④甘地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加试题】某文献规定:“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上述规定可能出自

A. 《拿破仑法典》

B. 1787年宪法

C. 《权利法案》

D. 《和平法令》

 

查看答案

【加试题】美国国旗的演变反映了美国领土扩张的历史。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时的美国国旗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