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熙初年苏州城门外“庐舍栉比,殆等城中”,闻门外的商业区更是与枫桥镇连成一片,延绵20里之长,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贸易中心。据樊树志统计,与枫桥镇相似的市镇,在正德年间有14个,乾隆时期增加到了26个。19世纪初,府域及近都市镇都已没有了之前的隙地,“房满为患”“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居民总数约150万。其中,工业人口至少占了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居民总数的37.5%,如仅以成年男性居民计,则这个比例更要上升到75%……清代初期,江南棉布踹染业的中心,由松江转移到了苏州,府城的染坊、踹布工匠“总计约有二万余人”,“均非土著,悉系外来”。在产业分工中处于较低层级的碾米业、酿酒业、榨油业等,基本上完全转移到了郊区市镇;处于较高层级的丝织业,则基本上转移到了府城。
——据李伯重《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
材料二19世纪时,在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其他这类城市,在群集的工厂和烟囱之间,还散落着优美的新居所、俱乐部、交易所、银行、火车站。曼彻斯特已经成了大都市,成为郊区和卫星城市网络体系的中心,其棉纺织业占了英国棉纺织生产的近75%。但是这并没有排斥其他行业的兴起,反而促进了其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生产肥皂、染料、墨水的工业,还出现了一批生意兴隆的苏打生产厂家,又促进了橡胶、酿酒业的发展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据理查德·丹尼斯《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的社会地理》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清时期苏州城市扩张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19世纪初苏州和曼彻斯特城市经济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8个陆军师集体转业,改编为建筑师。这一决定的目的是
A. 强化海空力量的发展
B. 促进军队编制的完善
C. 减轻军费支出的重负
D. 加强重点工程的建设
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 《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B. 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的认识
C. 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D. 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1934年)、《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对内蒙古人民宣言》(1935年)等文件中,均明确表示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这些政策在当时有利于
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
C.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建立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北伐战争期间,郭沫若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地方来归附的军队很多,凡是有来归附的军队,他们最先请求的便是派遣政治工作人员。”这种现象表明
A. 政治宣传促使各地方军队来归附
B. 政治工作有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
C. 政治工作成为国民革命主要工作
D. 各地军队决心接受三民主义思想
胡适曾列举出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类似特征:以人民日常用语书写的文学取代旧式的古典文学;反对传统文化理念与制度;以现代史学的新方法整理文化遗产。材料说明胡适
A. 全面否定了中国文明的价值
B. 反思了新文化运动的不足
C. 认为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主张禁止儒家思想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