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90年代,基于观念的更新与机遇的把握,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出现了重大突...

20世纪90年代,基于观念的更新与机遇的把握,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出现了重大突破。下列对两国发展原因共通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A. 调整经济运行机制

B.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C.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D. 政治多极化格局的确立

【答案】A

【解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总统在位期间实行“新经济”模式,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均属于调整经济运行机制,故A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没有中国参加,故B项错误;美国实行的“宏观调控,围观自主|政策,故C项错误;政治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并没有确立,故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

谷玉霖,来远舰炮手,

1946年5月18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

《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年10月1日报道

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

《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

 

 

A. 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 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 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 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C 【解析】李鸿章的报告和谷玉霖的回忆均提到致远舰冲向吉野号战舰后沉没,说明这一事件比较客观真实,故C项正确;吉野号并没有沉默,故A项错误;表格中只有一处材料说明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不足以采信,故B项错误;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只是外国报纸一方提及,不足以采信,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1950年2月中国出版的《世界新闻年鉴》摘录,据此可推测当时

A. 亚洲是美苏冷战的中心所在

B. 亚洲局势已然处于战争边缘

C. 杜鲁门主义扩展到亚洲

D. 两大集团对峙已经形成

【答案】C

【解析】图片中美国提出援助台湾、韩国以及印度都说明杜鲁门主义政策在亚洲实施,故C项正确;美苏冷战的中心仍在欧洲,故A项错误;材料张主要涉及经济援助方案,没有涉及军事战争信息,故B项错误;两大集团对峙已经形成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故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难
【标题】【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世纪90年代,基于观念的更新与机遇的把握,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出现了重大突破。下列对两国发展原因共通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A. 调整经济运行机制

B.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C.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D. 政治多极化格局的确立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50年2月中国出版的《世界新闻年鉴》摘录,据此可推测当时

A. 亚洲是美苏冷战的中心所在

B. 亚洲局势已然处于战争边缘

C. 杜鲁门主义扩展到亚洲

D. 两大集团对峙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1938年9月,中国在国联会议上强烈要求全面制裁日本。因为欧洲剑拔弩张的形势,各大国的外交部长多数不在日内瓦。国联作出了成立以来最强硬的决议,指称日本违反国际协定,各国可以力所能及地个别援助中国。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此时中国国内正值武汉保卫战

B. 欧洲大国忙于处理苏台德问题

C. 中国的抗日获得一定国际同情

D. 反法西斯力量已有初步的联合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展开了自己的哲学论证,他认为:为始之气,皆本于热,有热则有力,有力则有吸力,有离心力,有拒力。启发了康有为这一认识的科学理论最有可能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经典力学

C. 相对论

D. 天演论

 

查看答案

马克思看到街上展出一个电力机车模型,兴奋地说:“这件事的后果是不可估计的,经济革命之后一定要跟着政治革命。”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件事”发生时期的“经济革命”范畴的是

A. 商业革命

B. 价格革命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