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加试题】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激烈的碰撞激发出强烈要 求...

【加试题】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激烈的碰撞激发出强烈要

求摆脱外来控制的民族意识,并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呈现各自的表达。下列各项中表达这种意识的有

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③拜伦《唐璜》

④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是针对英国队印度殖民扩张下提出的,故正确;孙中山三民主义也是中华民族面临危机情况下挽救民族危亡的理论,故正确;拜伦《唐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与题意不符,故错误;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属于民族乐派音乐,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本题选择A项正确。

【题型】选择题
【适用】困难
【标题】【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加试题】“拱券”是人类建筑艺术史上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利用材料间的侧压力而建成跨越空间的承重结构。下列建筑运用了拱券技术的有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D 【解析】拱券结构的建筑既有庄严的万神庙,也有规模宏大的角斗场和巴西利卡会堂,①是罗马大剧院,不属于“拱券”技术,故排除①,②是角斗场;③是万神庙;④是凯旋门,均属于“拱券”技术,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试题】1917年3月,严复撰文指出:“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潜艇虽烈,不足制英人死命,敢料德、奥之即败。本月二日美总统威尔逊亲临国会,与德已宣战矣。而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颇闻国会中党派尚有借此时机,作种种顾党人不顾国之计划。”这反映出严复

A. 看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B. 主张中国应尽快加入协约国集团

C. 建议政府要继续严守“中立”

D. 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而后参战

【答案】B

【解析】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说明当时中国与德国断交后,没有加入协约国的战争,严复的意思显然是要求中国对德宣战,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论述一战的帝国主义性质,故A项错误;材料中明显对中国“忽然中止”的态度表示不满,故C项错误;材料是尽快参战,不是整顿后再参战,故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难
【标题】【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加试题】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激烈的碰撞激发出强烈要

求摆脱外来控制的民族意识,并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呈现各自的表达。下列各项中表达这种意识的有

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③拜伦《唐璜》

④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加试题】温州新学社群成员张棡在1903年4月26日的日记中记录,这一天有海轮从上海到了温州,给他带了五期《新民丛报》、《政艺通报》第六号和四月份的《中外日报》,新学社群的人闻讯至他家看新书报。类似这样从上海购买、聚看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屡屡出现。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清末上海对周边地方产生文化辐射

B. 交通、通讯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C. 新式报刊推动地方政治团体的发展

D. 维新变法运动已深入到了社会基层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报刊来自于上海,说明当时上海对于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较大,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城市化进程的信息,故B项错误;地方政治团体的发展并不是报刊的推动,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已于1899年失败,故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适用】困难
【标题】【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加试题】1917年3月,严复撰文指出:“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潜艇虽烈,不足制英人死命,敢料德、奥之即败。本月二日美总统威尔逊亲临国会,与德已宣战矣。而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颇闻国会中党派尚有借此时机,作种种顾党人不顾国之计划。”这反映出严复

A. 看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B. 主张中国应尽快加入协约国集团

C. 建议政府要继续严守“中立”

D. 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而后参战

 

查看答案

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

谷玉霖,来远舰炮手,

1946年5月18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

《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年10月1日报道

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

《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

 

 

A. 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 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 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 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答案】C

【解析】李鸿章的报告和谷玉霖的回忆均提到致远舰冲向吉野号战舰后沉没,说明这一事件比较客观真实,故C项正确;吉野号并没有沉默,故A项错误;表格中只有一处材料说明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不足以采信,故B项错误;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只是外国报纸一方提及,不足以采信,故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适用】困难
【标题】【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加试题】温州新学社群成员张棡在1903年4月26日的日记中记录,这一天有海轮从上海到了温州,给他带了五期《新民丛报》、《政艺通报》第六号和四月份的《中外日报》,新学社群的人闻讯至他家看新书报。类似这样从上海购买、聚看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屡屡出现。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清末上海对周边地方产生文化辐射

B. 交通、通讯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C. 新式报刊推动地方政治团体的发展

D. 维新变法运动已深入到了社会基层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基于观念的更新与机遇的把握,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出现了重大突破。下列对两国发展原因共通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A. 调整经济运行机制

B.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C.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D. 政治多极化格局的确立

【答案】A

【解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总统在位期间实行“新经济”模式,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均属于调整经济运行机制,故A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没有中国参加,故B项错误;美国实行的“宏观调控,围观自主|政策,故C项错误;政治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并没有确立,故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

谷玉霖,来远舰炮手,

1946年5月18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

《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年10月1日报道

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

《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

 

 

A. 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 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 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 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50年2月中国出版的《世界新闻年鉴》摘录,据此可推测当时

A. 亚洲是美苏冷战的中心所在

B. 亚洲局势已然处于战争边缘

C. 杜鲁门主义扩展到亚洲

D. 两大集团对峙已经形成

【答案】C

【解析】图片中美国提出援助台湾、韩国以及印度都说明杜鲁门主义政策在亚洲实施,故C项正确;美苏冷战的中心仍在欧洲,故A项错误;材料张主要涉及经济援助方案,没有涉及军事战争信息,故B项错误;两大集团对峙已经形成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故D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难
【标题】【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世纪90年代,基于观念的更新与机遇的把握,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出现了重大突破。下列对两国发展原因共通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A. 调整经济运行机制

B.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C.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D. 政治多极化格局的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