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第一次建交高潮后—直到1954年10月,无—建树。出现该现象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第一次建交高潮后直到195410月,无建树。出现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两极格局对峙的结果    B. 新中国实施一边倒外交

C. 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    D.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解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这是出现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故答案为B项。AC项不是直接原因,D项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一政策一方面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新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之外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长达3年的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共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

A. 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 民主独立,思想解放

C.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民族解放,民主自由

 

查看答案

记录片《大决战》挖掘出1000余小时由各国记录的战场原声影像,10万张高清真实照片,整理手稿、通讯、报纸文摘等重要文献千余份。用新视角、新理念、新资料、新技术,对九一八’’事变开始至日本投降的十四年抗日战争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生动的历史回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获取新资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    B. 实证是再现历史真实的原则

C. 新理念更有利于全景展示历史    D. 抗战的研究必须借助新技术

 

查看答案

19272月,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说:工人阶级要以自己做主干,集合农民兵士及一般反帝国主义的革命分子于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而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领导者。这一阐述(   )

A. 开始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 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领导权

C. 继续追随国民党继续国民革命    D. 触及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问题

 

查看答案

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9日通电说,莘宰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

A. 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

B. 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C.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推翻清朝统治成为社会共识    B. 仅凭暴力不能使革命胜利

C. 对袁妥协是革命党人正确选择    D. 妥协与斗争都是革命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