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他人。“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以道德礼乐教化还不改正就进行惩罚,故答案为C项。材料所述为一个教化、接受的过程,并非只是“精神文明成果”和“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排除A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C. 当时社会对君权的藐视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查看答案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格守“士”的通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 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B. 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 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

D. 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查看答案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 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C.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D.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 民贵君轻观念

B. “大一统”观念

C. “君权神授”观念

D. “天人感应”观念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这一现象

A. 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 是“百家争鸣”的产物

C. 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 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