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

C.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B 【解析】《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取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符合理学思想,“以课家塾”体现出世俗化趋势,故B符合题意;材料与“儒学的政治地位”无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指出:“但学风之提倡于上者,民之受之,犹在被动地位,不如濂洛关闽诸儒之自行集徒讲学,转足以正人心而维风化也,故宋末忠义之气,实胚胎于讲学诸儒。”据此判断,张亮采认为

A. 宋代儒学教育注重提升个人的素养

B. 私人讲学之风在宋代最盛行

C. 理学最初形成于宋代的私人讲学中

D. 民间讲学更易塑造忠义气节

 

查看答案

戴震(1724—1777年):“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材料

①反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③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④所呈现的思想反映了中国文化正在向近代转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阳明学派对理学学派是一个正面的打击,至少儒家阵营中已并行有两支主流。但使理学家痛恨的是,阳明学派显然在指责理学家都是假仁假义、只说不做的骗子。”符合材料中观点的思想是

A. “致良知”

B. “心即理也”

C. “知行合一”

D. “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答案

“自宋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查看答案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