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柳宗元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

柳宗元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针对皇帝制度,二人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①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③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④二说恰好相反,所以两种说法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 【解析】“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体现出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故①正确;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体现出明废相后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史实, ②正确;柳宗元肯定了封建官僚制度取代贵族政治的合理性,黄宗羲批评皇帝“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反对君主专制,都体现出“一己之私”的君主专制的实质内涵,③错误;柳宗元指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柳宗元肯定了封建官僚制度取代贵族政治的合理性,但“天下之公”是不符合史实的,④正确;故选D. ①②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的某思想家评论当时的政局曰:“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应是

A. 通过加强君主权力来实现尊君目的

B. 实行言论自由来和谐人际关系

C. 加强中央的权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D. 通过实行众治来取代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慷慨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千百年来传诵不断的励志名言,均可推许为古代“国士”情操与境界的代表作。他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士”

A. 励志入世救民

B. 批判重利轻义

C. 固守儒学传统

D. 倡行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

C.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查看答案

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指出:“但学风之提倡于上者,民之受之,犹在被动地位,不如濂洛关闽诸儒之自行集徒讲学,转足以正人心而维风化也,故宋末忠义之气,实胚胎于讲学诸儒。”据此判断,张亮采认为

A. 宋代儒学教育注重提升个人的素养

B. 私人讲学之风在宋代最盛行

C. 理学最初形成于宋代的私人讲学中

D. 民间讲学更易塑造忠义气节

 

查看答案

戴震(1724—1777年):“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材料

①反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③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④所呈现的思想反映了中国文化正在向近代转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