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

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中国更是一个有空前统一规模的多民族国家。这时,汉族作为主体民族还没形成,在其境内及其周围,存在着许多民族和部落。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37年5月

陡甘宁豫海县回族自治政府成立

1938年10月

毛泽东发表《论新阶段》,对民族自治问题做了探索思考

1945年

党中央派出以乌兰夫为首的大批共产党员达到内蒙古地区开展工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

1946年4月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自治政府在承德举行了统一内蒙古自治运动的会议。

1947年3月

中共中央东北局起草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等文件。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召开。有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包括工人、农民、牧民、人士、地方士绅和民族、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和军人,以及部分工商界宗教上层人士。

 

 

——根据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核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秦始皇对“境内及其周围”“许多民族和部落”有效政治控制的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主要条件和意义。

 

(1)措施:北击匈奴,夺河套,筑长城,修直道;南征越族,修灵渠,置郡县;西南地区 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地方行政机构; 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版图;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条件:中共领导下对民族自治的尝试;毛泽东等的理论探索;内蒙古各族各界人民的努力;意义: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为新中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样板。(从内蒙古内部、国家制度建设两个层面答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始皇对“境内及其周围”“许多民族和部落”有效政治控制的措施在材料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只要根据所学教材知识进行解答即可,例如,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修筑长城等具体的措施均可。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则要从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角度进行解答。 (2)从材料二表格的具体内容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主要条件应该从党的尝试、毛泽东的理论探索、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各界人民的个人努力多方面综合论述。意义要从对内蒙古自身的意义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意义两个方面分层次论述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试题】“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与该文学作品创作风格相似的美术作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加试题】1920年,许多农民向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己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这说明

A. 农民对苏维埃政府有不满情绪

B. 农民拥护和支持余粮收集制

C. 二年国内战争中农民贡献最大

D. 粮食税的实施增加农民负担

 

查看答案

【加试题】“天陨巨人辞宇去,龙族十亿动真情……谁扭乾坤振华夏,家祭三叩谢邓公。”下列有关该人物的历史活动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②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③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④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加试题】对比下面两幅地图,对一战前后欧洲版图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德意志帝国失去的领土面积最大

B. 奥匈帝国的政治版图的变化较大

C. 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D. 为欧洲国家间的新矛盾埋下隐患

 

查看答案

《旧唐书》评价唐太宗说:“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王夫之则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有关历史人物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官方史书比私人言论更能反映真实    B. 理学家的一己之见不足为信

C. 人物评价角度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    D.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定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