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在此,王阳明

A. 主张“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B. 关注核心问题是“得”与“失”

C. 重申了“理”是万物的本原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内心求理”

 

D 【解析】材料中文字的大体含义是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孔子所言未必正确,普通人言论也有可取之处,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以自己内心的判断为准绳,所以结合备选项中材料含义与此相符的只有D项,A 表达了对孔子的极高赞美之词,不符合题意,排除;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是程朱理学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的特点是根据心学的特征和材料主旨选择答案,由“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可见王阳明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故排除A;由材料两次提到“求诸心”,可知王阳明主张反观自省以获得天理,故排除B,选D。C是理学的共同点,符合心学的特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思勉说:“在商业兴起,广大的分工合作日日在扩充,每一个地方自给自足的规模,业已破坏净尽,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之时,宋儒还要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屦?”作者是在强调

A. 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

B. 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C. 自然经济已不复存在

D. 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 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B. 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 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D. 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查看答案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 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都主张“礼”、“法”并用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所含思想类似于“仁者爱人”的是

A.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C.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D.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