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0—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0—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期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元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18~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中西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

比较材料中的中国和欧洲科技发展成就,提取两项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

 

从地位看,10~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欧洲,15世纪后开始落后于欧洲。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自然经济发展缓慢、专制统治的阻碍、科举制下人们不注重科技等。欧洲后来居上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等。 从特点看,中国重经验,西方重实验;中国重实用,西方重理论(规律);中国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等。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需要结合图表信息进行分析,示意图可从中西科技地位的角度分析,简表可从中西科技特征的角度分析概括,提取两项信息即可。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图示所表述的信息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例如根据“材料10—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图示信息可从地位上归纳信息为从地位看,10~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欧洲,15世纪后开始落后于欧洲。然后围绕观点从原因方面进行分析即可。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还可从中西科技发展特点上归纳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图1和图2及相应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汉图》(宋刘松年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又名《猿猴献果图》,为《十六罗汉图》(现仅存三幅)之一。作品虽取自佛教题材,实际上已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画中的罗汉双手相交,伏在一横斜树枝上作沉思状。此形象已不同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更接近现实的世俗生活。罗汉注视着眼前两只温顺的小鹿。树上有两只活泼的猿猴在摘果子,树下一清秀文稚的小和尚正双袖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这种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画中罗汉与小和尚的僧袍僧衣的用色在多样变化中求得协调和谐。

材料二西斯廷《圣母像》,圣母,在基督教里是耶稣的生母,名为玛利亚。在中世纪,欧洲封建教会占统治地位,圣母像中的圣母全部都是冰冷的,僵硬的,阴沉,不可亲近的。16世纪,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的圣母像则是温柔的,慈爱的,美丽的。在拉斐尔的画中,耶稣在圣母的怀里,圣母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他,无论是孩子还是圣母都洋溢着幸福。年轻的圣母就像带着孩子的民间母亲,充满了母爱。美丽温柔的圣母脸上洋溢着坦然的骄傲,因为她怀抱的孩子将拯救世间,同时她的脸上也流露住一种不舍之情,因为她将把心爱的儿子奉献人间,拯救人类。它不仅画出了女性的温柔与秀美,更歌颂了圣母的崇高行动。其对圣母的赞美,在生活美的价值观上战胜了基督教的厌世哲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罗汉图》与西斯廷《圣母像》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产生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幅图所刻画神像在内涵上的不同点,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本因素,与中国比较这种内涵对欧洲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天演论

C. 相对论

D. 加速度定律

 

查看答案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 牛顿经典力学

B. 达尔文进化论

C. 蒸汽机

D. 计算机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 隶书

B. 小篆

C. 楷书

D. 行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