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星队(坠)木鸣...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走何也?曰:无何也!足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閣(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惰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巨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现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致,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白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辫证认识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理和出发点。

 

观点:自然界变化有规律;自然界异常现象不可怕;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与国家兴乱无关。 主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思想主张:天人感应。 目的: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 关系:既继承发展;又对立矛盾(有所悖离) 关键因素:符合规律(遵循天理) 特点: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 主题:关注自然现象与国家治乱兴亡。 出发点:为治理国家寻找理论依据。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兴起发展过程中的三位著名代表人物荀子、董仲舒、王夫之对于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认识。(1)依据材料一可以直接概括出荀子的自然观即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可以奇怪不应该害怕,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与国家兴亡无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的政治主张有“仁义”“王道”;君舟民水。(2)依据材料二可直接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天人感应”,其目的是让君主明白“仁政”的重要性即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荀子主张,同时“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哲学背离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3)依据材料三可以概括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在于遵循天理即符合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概括出不同时期的儒学家关注的主题: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国家治乱兴亡。其出发点是为君主治理国家提供建议,为治理国家寻找理论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此处“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

A. 使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

B. 加速了欧洲文化进程

C. 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D. 引发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查看答案

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方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明代理学亦兴起于此。对该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北宋后

A. 南方商品经济繁荣

B. 文化中心渐趋南方

C. 南方人乐于考功名

D. 宋词是区域性文学

 

查看答案

“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A. 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B. 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C. 作者否定帝权的主张

D. 作者反对盲从孔子

 

查看答案

侯外庐认为:“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打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这主要是指李贽的什么思想   

A.批判程朱理学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万物皆生于两”

D.“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答案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A. 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 强调唯心主义观

C. 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D. 强调三纲五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