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衰微

B.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 黄老之学被推崇

D. 程朱理学的盛行

 

B 【解析】材料中的“士人”指的是儒士,这是因为汉代随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士受到重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法家思想其实一直未衰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黄老之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程朱理学尚未盛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士人政府”是重用儒士的政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礼法并重

C. 仁政德治

D. 礼治为先

 

查看答案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属于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评材料中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观点。

(要求:结合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答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结合材料二、三,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查看答案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走何也?曰:无何也!足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閣(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惰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巨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现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致,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白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辫证认识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理和出发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