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

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A. 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B. 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C. 强调地方应该拥有一定自治权

D.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C 【解析】材料强调了要增加郡县的权力,即强调了地方也应该拥有一定自治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不是复古倾向而是与时俱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人治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封建宗法精神,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A. 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 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 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A. 倡导重德修身

B. 适应皇权的需要

C. 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 维护纲常名教

 

查看答案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查看答案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衰微

B.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 黄老之学被推崇

D. 程朱理学的盛行

 

查看答案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礼法并重

C. 仁政德治

D. 礼治为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