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效仿形成风气)”。该材料主要表明
A.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B.君主广泛吸纳人才
C.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民间儒学开始兴起
汉代儒学家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这一观点
A. 体现了君主专制源于原始宗教权威
B. 继承了汉以前传统文化的精髓
C. 说明了儒家以探讨天人关系为目的
D. 迎合了汉武帝强化君权的需要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孝敬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A. 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B. 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C. 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 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衰微
B. 黄老之学被推崇
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程朱理学的盛行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 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 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国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