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署往寒,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为下天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校。
——黄宗羲
请回答
(1)材料一对儒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理又被称为“新儒”,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3)材料三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里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C.脱离了中国现实
D.合乎世界政治潮流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孙中山的民生主张为( )
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
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建立福利社会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救亡图存
C. 实践民主共和
D. 反对专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