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 分...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 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B正确;增设机构,独立施政不符合史实,排除A;一职多官,互相牵制是宋朝的政治机构的特点,排除C;简化机构,总揽于上是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D。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名师点睛】三省六部制是历年常考的考点。在此,学生要了解三省六部制的以下几点内容。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职能相互分工和制衡,分工明确,效率高,确保了皇权的独尊。这一制度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是皇权加强有效分割相权的中央制度,也是古代中国的制度值得今天我们借鉴或思考的措施之一,使得中央机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所以考生要多关注这一知识点。但是三省六部制不能说成是分权与制衡,这只适合西方政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查看答案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你会怎么做?

A. 交唐太宗裁定

B. 交门下省审议

C. 交兵部出兵

D. 交内阁处理

 

查看答案

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 中朝

B. 置枢密院

C. 置刺史

D. 设内阁

 

查看答案

历史上围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后者,百世不迁者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清】颜元《习斋四存编》

(1)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

(3)据材料四,分析清人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

(4)结合所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上述材料所涵盖的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一,说明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4)综合上述材料,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