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 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 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可知汉初实行了皇帝制度;材料中还提到“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知汉初采取了三公九卿制;从材料中“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可知汉初实行了郡县制。而这些制度都是在秦朝就已经确立和实行的制度,故渊源是“汉承秦制”。 (2)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结果的了解掌握。从材料的第一句话“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可知刘邦为了避免汉朝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采取了分封王侯的制度;材料的后半部分叙述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其封地上有两大特权,“自置吏、得赋敛”,即诸侯王和列侯在封地上可以任命官吏和收取赋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王的权利过大,后来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3)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推恩令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可知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材料中对谋反的诸侯王实行“国除为郡”的措施,即将犯法诸侯王的封地改为郡县;从材料的最后一句,可知采取了颁布律令限制诸侯王的措施。这些措施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在于消除地方割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国并行和推恩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军机处能够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这意味着它

A. 制约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 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

C. 压制了相权的恶性膨胀

D. 改变了政治制度的本质

 

查看答案

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②最初是临时机构

③始终由高官任职

④都是君主专制的体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机构设置表明

A. 君主专制制度确立

B. 中央集权加强

C. 中央机构的完善

D.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查看答案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查看答案

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 宦官专权

B. 内阁的作用

C. 六部掌握实权

D. 军机处的设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