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以后几年里,我国许多地方的小学开设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中学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农业基础、工业基础、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不足60%。这种做法
A. 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B. 锻炼了学生能力,值得继承
C. 是对文革时期文化专制的抵制
D. 造成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下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际上采取的是“城市教育靠国家、农村教育靠集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这一状况
A. 与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适应
B. 体现了追求城乡公平的教育政策
C. 是“左”倾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D. 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育
针对“文艺家职责”问题的讨论,1982年《文艺报》发表社论《为开创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局面而奋斗》。此文发表的意图在于
A. 批评“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专制
B. 确定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
C. 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D. 促进社会形成市场经济的共识
1963年和1964年毛泽东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认为:“中国文联及其所属的各协会,“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这一观点
A. 揭示了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的现状
B. 说明新中国文艺事业未取得成效
C. 错误估计了当时的阶级斗争程度
D. 意在说明“双百”方针的正确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声行内轶闻》曾记录一件事:当时北京“折唱八角鼓”演员在某印刷厂演出“折唱”前,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如“孙猴子,猴孙子”等)。结果,台下的工人提出“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艺”“我们开晚会不光是为了开心、取笑、滚热闹,我还要在娱乐里领受教育”。这种现象
A. 说明当时文艺事业异常繁荣
B. 反映了新旧文艺理念的冲突
C. 说明传统艺术已无存在必要
D.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影响_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点实施“以市场换技术”发展战略,技术引进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2002年,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2006年,我国提出和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种变化表明
A. 我国科技由模仿走向了创新
B. 我国科技过于落后
C. 欧美对中国技术封锁日益严格
D.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