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A. 汉员比例上升实现了满汉平等
B.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C.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D.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明朝中央的正式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审判专属刑部,大理寺专管复核,两者都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凡遇有重大或疑难案件,三个部门组成“三法司”,进行三司会审,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反映出明朝
A. 司法权力由皇帝直接控制
B.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C. 司法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型
D.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 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 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 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宋代皇帝的意见须有宰相同意才能写进国书(外交文书)。淳熙年间,范至能使北,宋孝宗命令他当面向金主口奏一事,遭到宰相坚决反对。尽管孝宗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孝宗意见依然未能写进国书。这表明当时
A. 体制僵化导致官员因循规制
B. 相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C. 中央政府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D. 君权削弱降低了行政效率
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
A. 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
B. 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
C. 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
D. 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
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比较表”。它反映了唐代
A. 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B. 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 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
D. 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