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A. 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 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C. 说明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 体现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著名学者任鸿隽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发刊词中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据此可知,任鸿隽主张
A. 民主制度必须与科学思想相结合 B. 科学救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
C. 科学革命比政治革命更显得重要 D.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开始发生转移
西南军阀中的一部分人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或护国战争,有的人还曾参加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充当过革命的角色。但在同北洋军阀的武力对抗和纵横摔阖中,他们自身也变成了军阀。这一状况根源于
A. 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B.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
C. 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
D. 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
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加强
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 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
有学者对张容在1901~1911年创办和投资的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在大生纱厂出现引人注目的连年赢利的条件下,一个新出现的现象同样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张骞新创办和投资的企业数目,同时出现了超大幅度的迅速的增加。该分析意在强调张骞
A. 投身实业的勇气
B. 实业救国的智慧
C. 企业发展的危机
D. 工业强国的成就
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四大类别: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改善性四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A.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D. 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