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 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
C. 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D. 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 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B. 注重维护等级制度
C. 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 教学与音乐相结合
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体现了孔子
A. 要求贵族之间互相爱护
B. 希望每个人都加强道德修养
C. 注重追求人的精神自由
D. 强调统治者要顺应自然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 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 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C. 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D. 主张重罪轻罚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 史实 | 结论 |
① |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平等的权利 |
② | 古代雅典统治整个城邦的人口时,官方文件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 | 反映了在古代雅典,妇女和孩子没有公民权 |
③ |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德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主要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
④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