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表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
B. 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
C. 监督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D. 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松弛
雅典公职一般都要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 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专制独裁
B. 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
C. 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
D. 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利
有关古希腊、罗马的相关表述适合出现在下列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①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②雅典工商业发展为欧洲近代经济奠定基础
③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④罗马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律文件奠定理论基础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雅典公民帕帕苇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苏格拉底的审判,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投票时他也判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 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 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 雅典民主使所有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
B. 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 古希腊人的一部分是指雅典全体居民
D. 古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材料二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材料三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3)①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②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