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A. 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 倡导重义轻利
C. 道德的重要
D. 无等级名分差别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
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下图为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不需要改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融化)我也,我固有之也。”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A. 人皆有恻隐之心
B. 要施行仁政
C. 人性本善
D. 民贵君轻
我们应如何评价宋明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