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

材料二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杀。

——《墨子·公输》

材料三今后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指夏王朝)之世者,必为鲧(禹之父)、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

——《五蠹》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主张?其思想源于何人?这一学派在后世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是战国时期有较大影响的某一学派的观点,指出这一学派的名称及其材料表达的观点?试列出该学派的一些其他思想主张。

(3)材料三是谁的观点?联系材料概述其主张。

(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指出这一现象的历史称谓并阐述其意义。

 

(1)孟子。其思想根源于孔子。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墨家。本材料反映的是墨子反对战争的思想。主张兼爱、提倡节俭、治国主张是选贤任能。 (3)韩非子。他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的需要去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百家争鸣。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的“民为贵,君为轻”可判断是孟子的主张,进而可以回答儒学的地位。 第(2)问,材料二的意思主张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可知是墨子的思想。根据所学可知墨子还主张兼爱、尚力、节用、节葬、尚贤。 第(3)问,材料三指出“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可知是韩非子的变法革新排思想。 第(4)问,实际上是考查百家争鸣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   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   ,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A.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查看答案

陶渊明的儿子新得了一个仆人,陶渊明告诉他的儿子说:“彼亦人也,可善视之。”意思是指仆人也是人,应该好好的对待他。请问陶渊明的说法是站在哪家的立场上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查看答案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的思想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 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 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A. 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 倡导重义轻利

C. 道德的重要

D. 无等级名分差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