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A

B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C

D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E

F

 

 

材料二“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義

(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他们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的思想?概括指出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

 

(1)孟子:“民本”“仁政”。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心外无物”“致良知”。 (2)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家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梳理儒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材料的关键的词语,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可概括归纳。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概括归纳为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二小问,关于黄宗羲思想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无论元世祖怎么劝降,都坚持“忠臣不事二主”的人生信念,坚决不投降,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句。这表明程朱理学对后世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

A. 促进文化教育的普及

B.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 注重塑造人的价值观和信仰

 

查看答案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 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 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 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查看答案

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 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 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 根植于自然经济,重视科技发展

D. 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出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查看答案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A. 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 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 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 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