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根源于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 铁犁牛耕的使用
C. 分封制走向崩溃
D. 法家思想的推广
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已,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
A. 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
B. 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C. 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
D. 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
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 “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C.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党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
材料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历史必修一》大象出版社
材料四:“(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及相关法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依据上述材料回答:
(1)明、清两朝皇帝是怎样处理国家政事的?
(2)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
(3)明、清这种政事处理方式有哪些突出的危害?
(4)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
(5)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6)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7)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罗马法指的就是《十二铜表法》
②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③自然法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④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并取代了公民法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