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整理而成。根据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官吏职责,判断其所对应的官僚机构分别是
官僚机构 | 机构职责 |
① | 掌典领百官。 |
② | 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通“专”)判省事。 |
③ | 掌佐天下执大正,而总判省事。 |
④ |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 |
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B. 尚书省、礼部、中书省、户部
C.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D. 户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实质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C.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汉代主要实行什么选官制度?当时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与先秦时世官制比较有什么进步性?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必修1
材料三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四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不敢扬声。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些制度?并指出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
(2)材料三中的“寡人”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央官制有何特点?
(3)材料四中群臣“皆不敢扬声”,实质上反映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中的哪一对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三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 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存在的基础
C. 是十分完美的人才选拔制度
D.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以下关于清朝军机大臣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军机大臣的设置表明皇权的强化
B. 军机大臣实质是皇帝的机要秘书
C. 军机大臣一直无权参与军国大政
D. 军机大臣遵旨办理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