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 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 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回答巴西记者提问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烹一条小鱼,既不能马虎大意,也不能乱折腾,应掌握好分寸,治理国家也一样。你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思想是源自
A. 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
B.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C. 墨家创始人墨子的思想
D.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思想
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描述,反映出
A. 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激烈交锋
B. 韩非子人性好利的思想主张
C. 战国时以军功爵制激励百姓
D. 诸侯争霸急需专制集权理论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16至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成就。
中国 | 西方 |
①明代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 ②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 ③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 ①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 ②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③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完整的力学体系。 |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图一、图二分别能反映其中哪两大发明?这两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表格内容概括16﹣17世纪,中西科技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传统家训是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人刘禹锡在《名子说》中说:“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代学者倪思在《经锄堂杂志》中说:“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量入为出,则不至乏用矣。”
明人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士、农、工、商各居一艺,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清人张英《恒产琐言》有:“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与读两字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晚清家训已经出现革新思想的变化,如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梁启超给梁思成(建筑大师)的家信中说:“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市容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美,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研究了解。”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家训内容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