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A. 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 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C. 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D. 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吋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材料反映了
A.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钉所发展
B.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D. 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
英国的新贵族自然是获得爵位的人,虽然他们对于国王滥封爵位有所不满,但是至少他们已经获得这一显荣的尊号,自然对国王也怀有感激之情,不愿意废弃国王使自己的尊号受损,使这一美好的制度消失。这从侧面主要说明
A. 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B.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必然
C. 资产阶级革命的渐进性
D. 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曲折
宋代军需物资的运输改变了过去或靠徭役、或考军队自己解决的方式,交给商人转运。商人只需将粮草送到军队指定的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这反映
A. 商人成为采办供应军需物资的主体
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
C. 政府依靠商人解决军需物资的供应
D. 政府因军事需要放弃商品官营政策
唐代经济学家陆贷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因不立矣。”下列历史现象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 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北魏至唐推行均田制
C. 明代出现“计日受值”
D. 明清实行“田赋征银”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B. 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C. 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D. 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