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春秋战国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材料二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材料三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儒、法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问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和建议。
(2)为什么郭沫若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学术思想史上出现黄金时代的政治、经济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的儒、法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
B. 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C. 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
D.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A. 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
B. 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 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 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 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D. 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