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 重大历史事件 |
1785年 | 瓦特改良蒸汽机 |
1840年前后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1848年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1850年前后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1870年前后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1871年 | 巴黎公社 |
A. 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 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这一规定从本质上表明《十二铜表法》
A. 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 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
C. 限制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的利益
D. 已经发展到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孙中山认为:“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产生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A. 符合民生主义的精神要求
B. 在中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空想
C. 抓住了革命的根本问题
D. 是要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
B. 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C. 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D.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经世致用”
C. “工商皆本”
D. “君主统治是天下之大害”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