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年,在英国“不仅贵族绅士和富商不停地饮茶,而且每一个船工、浆洗工和纺纱工也都饮用,茶叶成了他们不可缺离的消费品,一早起来就要喝一口,在两顿饭之间也要饮用。甚至连洗衣妇也认为,在早餐时不能没有合适的茶”:这反映了英国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海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C. 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D. 接受了东方的生活方式
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
A. 抗战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B.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C. 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D. 抗战期间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此计划
A. 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
B. 表明政府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
C. 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D. 从国家层面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 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 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 D. 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1980年代后期,东南亚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1997年,国际金融投资商利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漏洞进行货币投机炒作,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使它们的财富顷刻遭到洗劫,外汇短缺,债台高筑,经济 迅速衰退。这股风暴先后波及港、台和韩、日。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对亚洲国家股市打击沉重,也使世界股市连连下挫。这表明( )
A. 各国经济繁荣鼎盛时期大多会发生经济危机
B. 旧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危害世界经济
C. 东南亚各国缺失经济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机制
D. 国际货币金融投机炒作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入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除此之外,应加以削减。”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
A. 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
B. 人民迫切要求改变重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 50年代初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D.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