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老师在讲解《新航路开辟》一课时,运用多元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符合“文明史观”的是
A.世界各个地区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成为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
B.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开发
C.加速了不同文明碰撞,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会合交融
D.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
②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
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
④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
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巴黎公社曾公布: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归的工人居住,对贫困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这些措施有利于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著名学者钱乘旦在其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中国近代符合材料中“第三种可能性”的典型事例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