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英国劳工人口状况报告》出版,针对大城市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出生人数,提出:首先和最重要的办法,同时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建下水道,移除生活场所、街道和马路上的垃圾,以及供水系统的改进。六年后,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颁布。这反映出英国城市化进程
A. 降低了英国人口的平均寿命 B. 长期缺失排水供水系统的建设
C. 直接受到工业革命的破坏 D. 推动了公共卫生的建设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一个国家若能成为海上主人,就等于成了一个帝国。”伊丽莎白女王则声称:“海洋不属于任何民族、任何个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英帝国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崛起
B.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是这些言论出笼的保障
C.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率先建立海洋霸权
D. 英国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打造“世界工厂”
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有学者提出“消灭”应翻译为“扬弃”。理由是原文“Aufhebung”出自黑格尔的《小逻辑》,有既否定又肯定之意,译者为“扬弃”则能表示“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但也
有学者从上下文语境和词义的角度予以反驳。对这场争论的正确认识应当是( )
A. 翻译为“扬弃”更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意思
B. 要鼓励历史研究中的大胆创新,鼓励给定论“翻案”
C. 时代不同了,历史文本的含义当然也随之改变
D. 历史研究应尊重文本,并努力还原其客观真实
菲利普埃尔朗热在《克雷孟梭传》中写道“公社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如果想到有朝一日人家会说他们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作者认为( )
A.巴黎公社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产物
B.巴黎公社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
D.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 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 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的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C. 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D. 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1917 年的“电报革命”》中写道:“俄国1917 年二月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是以工人和卫戍部队士兵的起义取得胜利的。但在外省和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接受了彼得格勒发生革命的事实。”学者把外省的二月革命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
A.二月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列宁当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