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某份文件的内容片段。据此判断,该文件针对的是
A. 农村经营方式变革
B. 首批经济特区创建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体系完善
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内,同11个国家建交,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除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邻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A.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朝鲜战争的冲击
C. 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影响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A. 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 B.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
C. 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D. 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
1963年,周恩来指出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到时机成熟后,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后再进行。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 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B. 已隐含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
C. 中共对台湾政策向和平方式转变 D. 打击了美国“两个中国”的阴谋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到:“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为此,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实施与该论述一致的是
A.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 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C.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
D.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