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 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B. 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 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 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材料观点认为各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不用向人求问或从书中获得,只要加强自己内心修养,致良知就可成德业。故A、B、C三项都与材料观点不符,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心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②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八股取士的因循守旧

④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

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

 

查看答案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

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 崇尚法家思想

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查看答案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查看答案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