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之后,《再生杂志》、《复兴月刊》等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及见解,各抒己见。这揭示出近代民族复兴意识
A. 在社会不同领域存在严重分歧
B. 主要出现在近代知识界和出版界
C. 推动了民族复兴实践的新发展
D. 因民族危机加深而成为社会思潮
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创办者身份 | 企业数量 | 资本额占比 |
官僚、士绅 | 47家 | 67% |
买办 | 7家 | 7.2% |
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 | 89家 | 20% |
A.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 封建经济占据主导
D. 民族企业投资多元
1862年,同文馆开始招生,学生待遇极优,每月给三两银子,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这在客现上说明
A. 同文馆招生困难
B. 政府重视同文馆
C. 同文馆门槛极低
D. 西学已成为主流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提出建立学校制度,天子“公其是非于学校”,然后公议学管,定期评议政治。下列机构与黄宗羲主张建立的“学校”具有相似职责的是
A. 西汉的中朝
B. 唐朝的三省
C. 宋朝的谏院
D. 元朝的都察院
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剥落心蔽”、“发明本心”,用“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说明他
A. 强调伦理道德
B. 主张心灵净化
C. 反对格物致知
D. 践行知行合一
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B. 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
C. 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 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