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德意志帝国国会于1877年颁行《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1896年通过《民法典》,1897年通过《商法典》。这些法律
A. 适应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B. 说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
C. 说明帝国国会有完整的立法权
D. 说明德意志帝国形成了完善的代议制
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为协调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
A.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 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
C. 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 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 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 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 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 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十二铜表法》:“以后凡公民大会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罗马移植雅典的政治制度
B. 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 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D. 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法律规定,公民在出现严重政治争论的时候,保持中立或不参与的,将被剥夺公民身份。这表明当时雅典
A. 重视培养公民政治素养
B. 公民的参政热情消退
C. 公民个人权益受到限制
D. 雅典城邦走向衰落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 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B. 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C. 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 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