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即《四书章句集注》...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即《四书章句集注》。他编著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助人探究儒家义理

B. 弘扬“致良知”的学说

C. 促进儒佛道的融合

D. 压制心学的进一步发展

 

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朱熹理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朱熹运用理学为儒家经典作注释,是推动儒家义理思想的研究,符合题意的是A项,题干中没有说到心学,排除BD项,理学就是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的产物,这不是朱熹注释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

A. 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 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

C. 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

D. 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

 

查看答案

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 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 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查看答案

“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

A. 民主思想的出现

B. 天命观念的成熟

C. 人文精神的跃动

D. 王道学说的风行

 

查看答案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上”;孟子曰:“义,人之正路也”;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由此可知,“义”旨在确立

A. 礼仪规范

B. 价值准绳

C. 处世之道

D. 施政之术

 

查看答案

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