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西欧近代的思想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以以往的人文、科学、理性的成就为基础的。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对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地批判。他指出,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

——王怀兴《世界文化简史》

材料三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的影响并没有随着18世纪甚至19世纪的结束而消失。伏尔泰和潘恩的著作至今仍有影响,仍鼓舞着生活在普遍的状况和制度跟早先哲人们与之斗争的状况和制度相似的国家里的人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举例说明“以往的人文、科学的成就”是如何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的。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依据材料指出“他”的思想主张。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早先哲人们与之斗争的状况和制度”有何相似之处?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1)文艺复兴宣扬人性,反对神性,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或自然科学诞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科学基础。 (2)卢梭。反对君主专制;社会契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 (3)相似之处: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传统思想的束缚;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探索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人文的角度结合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回答,科学角度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思考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社会契约论》”可知是卢梭;第二小问“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第一小问“相似之处”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历史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角度分析回答;第二小问“探索活动”依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间并结合近代向西方学习的事件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以及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

A. 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

B. 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

C. 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

D.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查看答案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 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 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新青年》第1卷发表的易白沙《述墨》一文说:“周秦诸子之学,差可益于国人而无余毒者,殆莫如子墨子矣。其学勇于救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面对死亡也不后退),精于制器,善于治守,以寡少之众,保弱小之邦,虽大国莫能破焉。”其目的在于

A. 利用墨家思想猛烈抨击儒家思想

B. 唤醒国人对国家危亡的关注

C. 规劝青年树立爱国致用的人生态度

D. 反对否定传统文化的主张

 

查看答案

梁启超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也是主张、观点不断变化,思想多变,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文化现象说明了(  )

A. 中国的现代化突飞猛进

B. 西方侵略的冲击日益深入

C. 近代社会剧变催人猛省

D. 旧民主主义革命任重道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