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 韩非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 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 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说明,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孔子说:“如果是面对着仁善,那么就是对教师也不要作谦让。”“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削除残暴和杀戮了。”“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
——引自《何新论坛》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全集》
材料四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截至2017年,全球已建立443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共计800多所,分布在90多个国家(地区)。国内61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招募志愿者。
请回答:
(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比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材料一、二表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3)结合材料一、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