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规模的都城营建活动对关中地区的森林造成了毁灭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规模的都城营建活动对关中地区的森林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而且随着关中地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加剧了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唐高宗在文告中说,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故建为东都。自唐高宗时到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间,皇帝均住在洛阳。五代时期,除后唐都洛阳外,其他朝代均都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建都非在洛阳、长安,而在河南开封。北宋大权集中于中央政府,鉴于中央政府消耗大,又鉴于长安离江淮太远,洛阳虽较佳,但开封更好,故建都于开封。

——摘编自全汉羿《中国社会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中国统一后建都江南的第一个皇帝。居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山川险固,气象十分雄伟。但是,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等,都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南京远离要防,不便用兵,对北方的控制鞭长莫及。朱元璋曾有迁都的意向,但终未成行。明成祖朱棣,出身燕王,对政治中心脱离军事中心的危害很有体会,成功的迁都北京。北京虽然远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但有京杭大运河联接江南经济中心,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明朝对国都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非常激烈。

——摘编自李传永《论中国历代都城之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北宋都城变迁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朱棣迁都北京

 

特征:由西向东转移(由关中到中原地区转移);都城多在北方;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尽可能保持一致。 原因: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粮食短缺;大运河的开通,洛阳、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战乱和民族关系的影响。 评述: 背景:历史上统一政权的都城多在北方;元朝残余势力存在,南京远离要防;意在加强北方边疆的防御。 影响:加强了北方地区的军事力量,有利于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河海运输多有不便,远离经济中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认识: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阅读归纳能力。第一小问特征,通过材料我们可知唐建都于长安,但是又营建东都洛阳,五代时期后唐定都洛阳,其余各代都在开封,北宋也选择开封。由此可以得出都城有逐步东移的趋势。另外所有都城都在北方。都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军事中心。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中可知唐皇帝常居洛阳是因为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口众多,粮食缺乏。而洛阳开封紧邻运河位置优越,便于从南方运送粮食等物资。那么说明经济的重心已经逐渐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较多以及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也是都城迁移的重要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叙述能力。首先应该理清头绪。评价迁都问题应该先考虑为什么要迁都?第二要分析迁都能够带来怎样的影响。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根据材料可以归纳出历史上多数朝代都城都在北方;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等。而南京远离要防,不便于军务。迁都北方可以加强北部边境的力量。第二,影响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如:给北方的战事以有力地支持巩固了边疆;同时保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都城远离经济的中心,运输不便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负担。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都城的选址没有绝对得好或者坏,只是相对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际均在某一文章写道:“从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领导权已经不再受到广泛拥护……在许多人的脑海中,代表我们的已经不再是自由女神,而是阿布格莱布监狱里受虐的囚犯’。”这说明了

A. 利益间对立是引发冲突的根源

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C. 美国政治军事优势已成过去式

D. 建立国际军事新秩序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验验证,除了幻想家外,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A. 电报成为标志性成就

B. 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C. 技术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步

D. 电报发明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

目前俄罗斯教科书修订专家组一致认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所经历的是苏联现代化道路的一种选择。这一评价

A. 积极肯定了斯大林模式

B. 认为苏联20世纪30年代已实现现代化

C. 满足了俄罗斯政治需求

D. 意在说明苏联现代化道路具有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 构建民权政府

B. 批判神权统治

C. 鼓吹人性解放

D. 主张平等自由

 

查看答案

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 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